理论与实践结合,从传统制茶技艺里探寻非遗价值
12月11日上午,非遗研修班的学员们迎来了来自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的鲁可荣教授,鲁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农业社会学、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在上午的课堂上,鲁教授为学员们带来《基于乡村价值的传统技艺再生产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课程。鲁教授从五个角度深入地讲解了有关乡村技艺的政策、如何振兴乡村技艺及其面临的问题。 “传统乡村何以振兴?”鲁教授讲到:“只有激活乡村价值,才能使传统乡村被发现,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代表的中央文件重点强调,要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鲁教授说到近年来乡村传统技艺再生产成为热点,因此这正是创新引领大国制造,重塑工匠精神的好时机。 下午,由素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副校长、素业茶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茶业协会常务理事、2016-2017陕西十佳茶人王若仪老师和素业茶院茶艺实训导、2018年杭州市评茶员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陈燚芳老师亲传弟子、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锦玉老师两人给非遗研修班的学员们带来《素业茶院茶缘美学之“茶酒”调饮》的课程。王老师从茶和酒的渊源开始讲解,让茶文化与酒文化完美融合。 接下来,周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了赏心悦目的茶酒调饮的表演,加上王老师温和的讲解,使人犹如置身大自然之中,心旷神怡。 周老师表演完之后,让学员们自行调配茶酒,大家纷纷自己动手调饮,场面热火朝天,十分热闹。 晚上大家在茶文化学院楼的茶艺室观看《茶叶之路》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主要以“茶叶之路”的兴衰历史为线索,向大家介绍这条以茶叶为主的贸易通道是如何兴起的,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茶叶所途径的地方有哪些、那里的人们和茶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遗迹隐藏在茶叶贸易之下两个大国之间的历史命运转折。 12月12号上午,全国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研究员朱跃进老师为非遗研修班的学员们带来了《茶在食品中应用技术与创新实践》课程。 朱老师详细介绍了茶叶中的有效营养成分,同时举例并分析了很多添加茶成分的食品:包括茶烘焙食品、茶酱卤制品、茶发酵饮料、茶糖果、茶传统米面制品、茶基食用菌等。并详细讲解了茶资源生态增值加工技术与应用实例。 同时,朱老师还给出很多提取茶营养元素、制作茶食品的方法,最后提出文明传承、跨界融合、创新活力、功能友好的概念,为大家分析了茶食品方面的发展前景。 下午,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专业讲师、系副主任、茶学博士林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传统绿茶制作技艺中的生化科技审视》课程。主要从生化方面对茶非遗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林老师从“小罐茶,大师作”说起,提出发掘非遗元素,进入市场、带动旅游、融入生活,发展非遗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林老师重点讲解了鲜叶摊放这一工序中的茶非遗。并抛出问题:“你们是怎么进行鲜叶摊放的?”于是大家开始分享自己的经验,课堂十分活跃。 接着林老师提到茶毫中的茶非遗,并举出碧螺春、信阳毛尖、龙井等例子,同时还对茶毫进行了生化分析。林老师强调,在种植、加工、冲泡过程中,茶毫对茶品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讨和交流,大家都收获满满。 …